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学文档 > 教案

《给予树》教案

时间:2024-06-13 20:56:49
《给予树》教案(15篇)

《给予树》教案(15篇)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总归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,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给予树》教案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给予树》教案1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,认读3个字。

2、能说出课文大意。

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4、通过联系上下文,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,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,仁爱之情、体贴之意。

教学重点:

分析母亲心情的变化,体会金吉娅善良仁爱。

教学难点:

联系上下文,理解结尾段的意思。

教学具准备:

课件

教学课时:

2课时。

第一课时

教学目标:检查预习,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,认读3个字;初读课文,初步了解课文大意;提出不懂的问题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读题质疑,导入。

1、今天我们学习25课 《给予树》,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?

2、生可能问:给予树是什么树?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?……

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。

二、检查预习,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。

(一)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。

1、看着生字表读生字,检查字音。

jǐ 给予 供给 自给自足

gěi 赠给 送给

2、谁能组词读这些生字。在读新词过程中,适机理解一些词语。

仁爱:同情、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。

宽裕:生活富余。大家都来观察“裕”这个字,到什么程度才是富裕呢?注意富裕的“裕”是衣字旁。

3、这些生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?你当个小老师教教我们。

予字没有撇;圣诞的“诞”右边千万不能写成延安的延;试不要多一撇。

重点字要随时书空。

(二)检查读书情况。

1、指名分段读课文,随时纠正错误。

2、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,互相帮助。

(三)提出不懂的问题。

三、再读读课文,试着说说这篇课文,讲了一件什么事?

四、作业、练习写生字。读课文。

第二课时

教学目标:

1、能说出文章大意。

2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。

3、通过练习上下文,分析母亲的心情变化,体会金吉娅善良之心、仁爱之情、体贴之意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 创设情境,引出课题:

师:出示图片(音乐圣诞树、圣诞歌曲)同学们,由此你想到什么?

(由此,我想到了圣诞节。)

今天,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——《给予树》

二、初读课文,把握大意:

1分段朗读,大家想: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

把握文章大意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

(这个故事讲的是“我”家里并不宽裕,给每个孩子20美元到商场里去给大家选购圣诞礼物,金吉娅却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。我很生气,金吉娅告诉我,她把大部分的钱给一个陌生女孩买了洋娃娃,我激动的拥抱了她。

2、文中的“我”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?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,圈出相关的词语。

3 、指名交流:“我”先是担心,继而生气,最后激动。

三、细读课文,寻求答案 。

1面对“我”这样的心情变化,你们有什么问题产生?

(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?)

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寻找答案,划出相关的词句,写简单批注。

3同学交流、汇报:

(1) 关于“我”担心的原因:根据学生的理解,出示文字课件

我只攒了100美元,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,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?

①学生结合具体词句,体会到“我”担心自己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们买到好的礼物,她真是一个好妈妈 。

②比较句子,体会情感,指导朗读。

“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?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

(他们不可能买到好的礼物。)

出示:我只攒了100美元,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,他们不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。

你们读读这两句话,体会那个句子更好,为什么?

学生在品读、思考后认识到反问句更能将妈妈的担心表现出来,继而有效指导朗读。

③你能把这种担心用朗读表达出来吗?

(2) 关于“生气”:我担心孩子买不到好的礼物,可当孩子买到礼物时,她为什么又生气了?

①学生交流:因为她看到金吉娅只买了50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,“我”又疑惑又生气。

②金吉娅辜负了妈妈的一片好心,看来,她不是一个好孩子,你们同意吗?

根据学生的回答,出示文字课件2

“妈妈,我拿着钱到处逛,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。后来,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‘给予树’。树上有许多卡片,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。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。于是,我取下卡片,买了洋娃娃,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。”金吉娅的声音很低,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。

③指导朗读时让学生注意到她是“声音很低,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。把她的内疚、难过读清楚。

④此时此刻,你们就是金吉娅,在给予树前看到这张卡片时,你会想到什么呢?

进行口语交际1教师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语学生交流、对话,从而做到师生与文本对话,让孩子体会到这个小姑娘的善良、仁慈。

⑤金吉娅,当你怀抱着洋娃娃,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陌生的女孩说,就请写出来吧。(音频:秋日的私语)

当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时,教师故意以他们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为问题,进一步教育、启迪孩子们“做善事不必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”

⑥我多想做你们的妈妈,您能不能再向我倾诉你的心声呢?指导朗读

“妈妈,我拿着钱到处逛,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。后来,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‘给予树’。树上有许多卡片,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。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。于是,我取下卡片,买了洋娃娃,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。”金吉娅的声音很低,显然因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。“我的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……可是妈妈,我们有这么多人,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,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。”

(3) 听到你的诉说,我多想紧紧地拥抱你呀!同学们,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如此激动吗?< ……此处隐藏25242个字……节,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,还送给我们善良、仁爱、同情和体贴,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。

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了我们善良、仁爱、同情和体贴呢?

板书:

善良、仁爱、同情、体贴。

你怎样理解“如愿以偿”?想象一下,那个得到圣诞礼物的小女孩会怎样想?你能替她说两句感激的话吗?

如果你们就是金吉娅的哥哥、姐姐,当得知这一切,你们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?

引导学生互动,进行口语交际。

师:在这个圣诞节,你认为除了棒棒糖,大家还“分享”了什么?

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。

设计意图: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,多次创设情境,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,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,置身其中受到感染。这其间,既有想象力的培养,又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,既有分析能力、朗读能力的提高,又有高尚情感价值观的渗透,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,水乳交融。

三、深入解读,适度拓展

1、师:课文读到这里,谈一谈你怎样理解“给予树”的含义?它到底“给予”别人的是什么?

教师板书:

爱心

2、从下列口语练习中选择一条,练习复述:

⑴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哥哥、姐姐,明天你打算怎样对你的同学说起这件发生在你家里的事?

⑵如果你是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,回到家里,在与家人聊起这件事时,你又会怎么说呢?

⑶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妈妈,第二天早上一出门,就遇到热心的邻居,“听说昨天你的女儿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,能说给我听听吗?”你该怎么说?

⑷如果你就是那个得到礼物的小女孩,你又会怎样对别人提起这件事呢?

3、师小结:

一棵给予树,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有形的礼物,更是无形的爱心和美好的品德(勾画板书,画出心形图案。),让我们记住这个感人的故事,记住小金吉娅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。

设计意图:本单元的主题是“爱的奉献”,结尾处设计的教学环节,意在通过进一步挖掘“给予树”的内涵,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,激起学生向善的情感和爱心。另外,课文中有很多凝练、优美的语言,应让学生吸收、内化,因而设计了口语练习,意在挖掘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人人参与,从不同角度练习表达、积累语言,体现语文学习的本体目的。同时,这一设计也力图起到进一步理解深化主题的作用。因为文章写的是金吉娅的爱心,而这爱心却与金吉娅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不无关系。细细品味,母子之爱,手足之爱溢于字里行间,更衬托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的可贵。因而站在家人的角度讲述金吉娅的故事,为金吉娅的行为感到骄傲,也在情理之中。

【板书设计】

31、给予树

分享爱心

设计意图:图文结合式的板书设计,简洁明快,既突出了理解的重难点,又体现了本课情感的目标。心形简笔画,暗示了课文的主题,意在以鲜明的形象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。

【特别建议】

这是一篇情感型课文,本设计突出体现了在情境创设中激起情感,在情感的不断升华中品味语言,积累语言,练习表达。因而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所需的课件,除本课需掌握的生字新词以及相关的重点语句要做成演示文稿之外,愿望卡的制作和圣诞音乐的插入都应提前做好准备。教学中做到使用适时、适度、自然、流畅,与语言学习整合起来,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,更好地发挥其作用。

本教案多处设计运用语言练习表达的训练,在教学中,教师要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,及时地给予恰当地评价,既激励学生勇于表达,又要帮助学生更准确地运用语言,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。

《给予树》反思1

《给予树》这篇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,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,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。

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,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。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,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,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,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。

在我们国家,也只有春节能和圣诞节相提并论了。一样的热闹,一样的充满了欢乐。不同的是,在我们国家,小孩子都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。只是不断的得到礼物,但不会有人苛求送出什么。家长也不会让孩子拿着钱跑到超市去买礼品,就更不用提送礼品了。在春节里,得与失是相互的,孩子磕头,大人给压岁钱。超市也不会设计"给予树"这样的慈善创举,只是不停的促销。

《给予树》这篇课文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。金吉娅的"给予"不光是礼物,还有同情和爱心。同时,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,例如,"母子之爱"和"手足之爱",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,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,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;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,没有责备她,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,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。买礼物前,孩子们"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,收到最甜蜜的笑容",这是手足之爱的表现;买完礼物后,孩子们"你给我一点儿暗示,我让你摸摸口袋,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",这也是手足之爱的表现。当然,这两种爱,是为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做铺垫的,更衬托出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的可贵。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,金吉娅的"给予"行为虽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,但和她成长在这样一个"爱"的家庭氛围中也有很大的关系。

马上是新年了,能看到我们身边的金吉娅吗

《给予树》反思2

《给予树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“爱的奉献”中的一篇精读课文,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。课文以爱贯穿始终,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。

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,由学生提出问题,总结两个主导问题:“给予”是什么意思?“给予树”是一棵怎样的树?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。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,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,理解文本。

在教学设计中,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: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“给予树”下,看到女孩的卡片,她想到了什么呢?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: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,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。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,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。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,行为分成了几步。第一步: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,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?第二步: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,为什么会难过?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。第三步: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?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。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,最后我出示“联系课文想象”,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。从教学情况来看,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、完整的想象,效果不错。

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,深深地触动了我:“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。”我还想说,一个课堂就是一棵给予树,这树上种满了师生相互探究、相互探讨的无穷乐趣;这树上也将结满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的累累硕果!

《《给予树》教案(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